双厨狂喜!F1车迷,如何入坑MotoGP?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gdtop于07月02日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在明年2026新赛季,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即将加入围场成为第11支车队,佩大师、周冠宇和博塔斯等车手,都成为车手席位的热门人选!上周又给大家聊了几期F1热知识以及F1大电影指南,今天来聊一个比较热门的新闻——本周F1的母公司即将正式收购MotoGP,这篇文章就聊聊F1和MotoGP这两项赛事,以及F1车迷该如何入坑MotoGP!
01 F1与MotoGP
昨天给大家仔细聊了一个F1热知识,
为何起源于欧洲的F1大奖赛,
会在美国设立足足三场大奖赛,
原因出在F1背后的自由媒体集团,
他们通过与Netflix合作拍摄的纪录片,
再加上赛道全球化布局和商业运营,
以及F1大电影、EA年货游戏等营销渠道,
将F1打造成全球现象级的体育娱乐赛事!
而就在本周,自由媒体集团已经获得欧盟的无条件批准,
预计将在7月3日正式完成对MotoGP的收购,
自由媒体集团将作价42亿欧元(他们在2017年以45亿美元收购F1),
获得MotoGP86%的股份,
而原运营公司Dorna Sports保留14%的业务,
这也意味着自由媒体集团将手握F1和MotoGP两项赛车运动顶级赛事!
02 什么是MotoGP
对于很多F1车迷来说,MotoGP可能并不陌生。
想象一下,把地球上最快、技术最先进的四轮赛车换成两轮的摩托车,
再由那些挑战地心引力的顶级运动员们驾驭,
这就是MotoGP,摩托车公路赛最顶级的赛事!
与F1一样,MotoGP也拥有丰富而传奇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在欧洲举行的六场分站赛,
而F1也在第二年正式成立,
如今MotoGP也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盛事,
2025赛季将在18个国家举行22场比赛,向全球数亿观众播出!
03 多级别赛事
F1是最顶级的“方程式Formula”赛事,还有F2、F3赛事,
而MotoGP也是一项多级别赛事,最主要的是MotoGP,
车手们需要驾驭着排量为1000cc四缸的厂商定制赛车(2027年新规将改为850cc),
在MotoGP之下,还有竞争激烈的Moto2和Moto3
分别使用765cc三缸统一引擎和250cc单缸四冲程引擎,
其中Moto3组别车手比较年轻竞争激烈,
缠斗也非常精彩,很多比赛悬念甚至要到冲线最后一刻。
和F1一样,车手也要先在低级别赛事打怪升级,
再逐步进入到MotoGP中,
F1需要FIA超级驾照,MotoGP车手也需要持有FIM超级执照。
而且F1有对应的FE赛事,MotoGP也有对应的MotoE赛事,
所有车队使用统一规格杜卡迪V21L电动赛车,
FELO电斐科技与意大利吉斯尼车队合作参赛,
成为首个长期参与MotoE的中国品牌!
04 比赛周
MotoGP的比赛周末也和F1的结构相似,
一般周五是两次自由练习,周六则有额外的练习赛和紧张的排位赛,
以及一场激动人心的MotoGP冲刺赛,圈数通常是正赛的一半,
是2023年新增的赛制,办赛原因和F1冲刺赛一样,
也是希望能够增加周六比赛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F1冲刺赛是自由媒体集团接手后推动的,
两项赛事现在老板是同一家公司,
未来这些赛事创新可能还会进一步标准化,
而且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引流。
周日是热身赛和正赛,按照排位赛的顺序发车,
不过在计算积分上,F1仅有前10名有积分,
而MotoGP前15名均有积分,
全年多站比赛每站独立积分累计,
各位车手和各家车队也需要争夺年度车手和车队总冠军。
05 人车合一
F1和MotoGP都是赛车领域的巅峰赛事,
相当于人类勇气与尖端赛车工程的结合,
F1车手一般是固定在座舱内,仅通过方向盘和踏板操控,
依赖电子辅助系统和空气动力学稳定性,允许更激进的过弯动作。
而MotoGP的人车合一更加直观,
车手身体是赛车动态的一部分,
入弯需侧挂身体平衡重心,刹车时需后移身体防前翻,
油门控制也会更细腻,急加速易导致前轮离地或后轮打滑,
所以MotoGP在观赏性上,非常直观就可以看到人车合一的丝滑感,
F1则是工程和技术的极致,比较依赖空气动力学与电子系统,
虽然也需要锻炼颈部和核心肌群,但是身体移动幅度远小于MotoGP。
06 超车与摔车
MotoGP正赛一般是不换胎(雨战可换车),
策略集中于发车和节奏控制(保胎),
而F1是强制换胎,轮胎选择和和进站时机都需要决策。
在超车上面,F1超车难度复杂度会更高一些,
需要搭配DRS,而且事故多为碰撞,
碳纤维车身+HANS系统座舱安全性高,
MotoGP本身车身就更窄,
超车非常频繁而且动作激进,
事故一般是摔车,F1控制Spin有技巧,
而MotoGP在摔车上都有技巧,
一般是人车分离降低重伤风险,
用车手们的话说就是骑MotoGP需要更多勇气,
因为一个失误就直接摔车(有时候摔得让人害怕难以直视),
而现代F1开撞车也没有那么容易受伤,整体重伤概率低于MotoGP。
07 加速与过弯
MotoGP摩托的原地加速能力极强,
因为MotoGP的推重比优势很大,
而且车身轻量化设计,采用全碳纤维车架和镁合金部件,
比如杜卡迪极速可以飙到350km/h,
发车时MotoGP每排3位车手,F1每排是两位车手。
不过MotoGP的机械抓地力比较低,
加速性能更加考验油门控制,
过弯速度和刹车性能也明显低于F1,
但从观赏性角度来看,
MotoGP更长的刹车距离也创造了更多的超车和缠斗画面。
08 车队与车手
MotoGP分为厂商车队和卫星车队,
厂队是由车厂直接经营管理的车队,
优势是可以拿到车企最新的研发成果,
一般称为六大厂商车队(现在只有五家制造商运营厂队)和六大卫星车队,
厂队分别是杜卡迪、本田、雅马哈、阿普利亚、KTM和铃木(2022年底退出),
卫星车队是私人车队,也想F1那样按照引擎划分入厂队阵营,
一般来说,卫星车队的技术和资金研发上比厂队弱一些。
本赛季积分榜是杜卡迪垄断,厂商/车队/车手三榜领跑,
马奎兹兄弟包揽前二,最有名的也就是哥哥马克·马奎斯,
2013年菜鸟赛季就夺冠,荣获八冠王、六届MotoGP总冠军!
(八冠不是指MotoGP单一组别的八冠)
NBA世界里打铁多数据尴尬,但也能称王,
MotoGP世界里,小马哥就是人在前面飞,魂在后面追,
就算是“摔死”也绝不撒手,
70度极限手肘压弯救车更是独门绝技,
所以也有不少车迷把维斯塔潘拿来和马奎斯对比。
09 F1 x MotoGP
由于时间关系,本文暂时聊到这里。
虽然F1和MotoGP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在赛事规模和粉丝群体上,MotoGP与F1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自有媒体集团这次拿下MotoGP,
收购的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是潜力,
对于车迷来说,未来是否有机会看到二者的联动,
甚至是联合赛事,比如F1和MotoGP的“超级周末”,
而且有些场地像银石、红牛环和穆杰罗已经同时举办两项赛事,
不过难度在于两项赛事的赛道适应性不同,
更有可能的还是两项赛事的技术共享和运营推广,
如果你近期刷到了F1或者MotoGP的视频,
大概率也是自有媒体集团这支无形的大手发力了,
美国人如今已经拿下最快的四轮赛车和两轮赛车,
属于自由媒体的新时代也已经到来......
F1入坑指南——5分钟,带你看懂 F1 比赛!
F1大电影——好莱坞年度最佳,F1大电影好看吗?
F1冷知识——价值上亿的赛车,用什么卡车运输?
F1冷知识——车手夺冠庆祝音乐,F1片尾曲是什么梗?
F1冷知识——夺冠开香槟的世界名曲,卡门
F1冷知识——为什么中国车企不参加F1?
F1热知识——哪些车队,从来没改过名?
F1热知识——红牛,为什么有2支车队?
F1热知识——宝马为何“没有”F1车队?
F1热知识——八冠王梅奔,为何曾退出 F1 近40年?
F1热知识——莲花车队,曾统治F1的第一车队为何退出?
F1热知识——印度力量车队,14亿印度人的赛车梦?!
F1热知识——法国"保时捷",千匹嘤嘤车的传奇往事!
F1热知识——玛莎拉蒂曾拿过冠军,但为何退出?
F1热知识——小米征战的纽北,曾是F1赛道?
F1热知识——100亿美元收购,湖人新老板的 F1 体育帝国!
F1热知识——美国为何有三场比赛,独享全球第一?
赛车热知识——小米合作的GT赛车游戏,有多么传奇?
勒芒封神——中国车手叶一飞,勒芒冠军之路!
永远的车神——塞纳,F1历史最伟大的车手!
盘点历代F1游戏封面:你是哪一年入坑的?
F1中国站——1/16的主场,皮亚夺冠迈凯伦一二带回!
F1日本站——火星人击败火星车,维斯塔潘铃鹿四连胜!
F1巴林站——皮亚杆位夺冠,拉塞尔第二、乐扣老四!
F1迈阿密站——奥斯卡三连冠,迈凯伦火星车一二带回!
F1伊莫拉——维斯塔潘夺冠,诺里斯第二、老汉第四!
F1摩纳哥站——诺里斯夺冠,乐扣主场第二!
F1西班牙站——皮亚夺冠、塔炮崩盘!
F1加拿大站——梅奔拉塞尔夺冠,迈凯伦双车撞车!
F1奥地利站——诺里斯夺冠,维斯塔潘退赛!
周冠宇——官宣续约,F1中国大奖赛见!
中国车手——周冠宇,最接近F1的男人!
创造历史——周冠宇,中国首位F1车手!
澳门——赛车文化胜地,永远的车神塞纳!
赛车时代——飞驰人生,周冠宇与马青骅
一文回顾周冠宇——从首秀拿分,到最佳车手!
F1重磅官宣——通用凯迪拉克,成为F1第11支车队!
F1 2024收官战——迈凯伦时隔26年,夺得车队世界冠军!
F1 2023收官战——法拉利3分惜败梅奔,刘亦菲现场督战!
F1 2022收官战——老将维特尔退役,维斯塔潘卫冕年度冠军!
F1 2021收官战——恭喜维斯塔潘首夺F1车手总冠军!
#F1 2024#